近日在大阪发生一起对20多岁日本女性实施性暴行的骇人听闻的案件股票配资的流程,继前两名嫌疑人被捕后,又有一名中国籍男子被警方逮捕。
据悉,这名23岁的中国籍男子名叫李博伦,是奈良县葛城市的一名专门学校学生。李博伦承认了作案嫌疑,并表示自己“本来就对性暴行感兴趣,是通过网络与其他成员认识的网友”。
警方称,李博伦与此前已被捕的山下高志(44岁)、相马崇司(32岁)一起共谋。上个月中旬的深夜,在大阪府一处公寓楼内,对刚刚回家的20多岁的女性进行威胁,将她强行推进房间,用类似刀具的物品进行威胁,并把她的双手手腕绑起来,之后三人对其轮流实施了性侵,受害女性手腕有轻伤。
三人作案时,住在该房间的一名男性恰好回家,他们又用刀具威胁男性,强迫对方脱衣,并把他的双手和双脚绑住,在其面前继续性侵女性,也让他受了轻伤。
警方调查发现,李博伦是尾随(尾行)这名受害女性进入了带有自动门锁的公寓,之后还在入口处徘徊了大约20分钟,因其行为被监控摄像头拍到,随后警方按照线索逮捕了嫌犯。
据警方介绍,这三人事先并不认识,是通过社交网络以对女性实施性暴行为目的相识,案发当天互称英文字母的昵称,连彼此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。
李博伦在接受调查时供述:“我本来就对性暴行感兴趣,和其他两个也是在网上认识的男性一起,对素不相识的女性进行了性侵。”
好家伙,好不容易来日本留学了,日语应该不错还能上SNS找到犯罪同伙,却沦为一个强奸犯,真是丢人丢到家了……
日本网友如此评论:
“我真的无法接受,完全没办法理解这种事情。光是看了这篇报道,我就感到恶心难受。如果有人真的遭遇了这么卑劣的事情,之后的人生还怎么继续下去,根本想象不出来。「想尝试性暴力」到底是什么意思?也许我说的有点理想主义,但性行为本来就应该是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之间发生的吧?正因为如此,才能让彼此的心灵和身体都得到满足,不是吗?也正是因为喜欢,所以只会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示给喜欢的人看。这根本不是通过性行为获得的那种身体快感,而是一种想要征服对方的扭曲欲望。这些人既没有目标,也没有真正爱过别人,更体会不到失去重要事物的那种痛苦,只是在短暂的征服感中麻醉自己,只是让自己产生一种“自己变强了”的错觉,仅此而已,不是吗?能不能从分析他们的成长经历入手,试着重新教育、引导他们?等他们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“珍贵”的时候,他们还能正常生活下去吗?”
“被害者本人、她的男友、家人,究竟要背负多大的伤害啊。心灵上的创伤根本无法痊愈,难道他们只能任由仇恨在心中越来越深吗?为什么明明是施暴的人反倒可以毫发无损,而受害者却要背负一生的痛苦?司法到底会做出怎样的判决?另外,日本的色情产业是不是也该加强管制了。”
“强奸本身就已经是重罪了,如果还是在受害人的恋人面前犯下的,那简直就是该判死刑的恶行。就算不判死刑,至少也应该判无期徒刑。像这种罪行,绝对不能只关几年就放出来,这简直无法接受。”
案件曝光后,在日本社会引发了巨大争议和警觉。有人为受害人感到愤怒和同情,也有不少声音开始反思——在网络和匿名社交高度发达的今天,陌生人可以轻易因“恶的兴趣”而聚集,极端个案也更容易发生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“临时结伙”的犯罪模式打破了人们对犯罪的传统印象:不是同乡、不是同学,甚至连国籍都各不相同,唯一的联系就是匿名网络和共同的犯罪欲望。
而对于在日华人群体来说,这样的案件尤其刺痛。绝大多数在日华人,和本地人一样守法、努力、低调,但极个别人的极端行为,往往会被舆论放大、甚至成为整个群体被质疑的理由。我们无法也不该为个案开脱,更不能忽视犯罪本身的严重性;但同样要警惕情绪化和以偏概全的标签。这样的恶性案件,提醒所有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人,守住底线是第一位的,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。
案件还暴露出一个社会问题:网络匿名时代,人性的善恶都被放大。社交平台本该让人与人更近,但在阴暗角落里,也可能滋生陌生人的共犯。防范类似悲剧,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手段,更是法治的威慑、教育的提前干预,以及社会整体的警觉和温度。
希望受害者能够逐渐走出阴影,也希望所有异乡生活的人都能以此为戒。无论中日,无论何地,安全、法治、尊重都是最重要的底线。每一次社会事件,最值得被记住的不只是愤怒,更是警醒和担当。
优先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